首页 资讯 正文

不止是“编织” 成都崇州这场非遗盛会让古老技艺“燃”起来

体育正文 190 0

不止是“编织” 成都崇州这场非遗盛会让古老技艺“燃”起来

不止是“编织” 成都崇州这场非遗盛会让古老技艺“燃”起来

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(yí) 5月24日,记者从成都市崇州(chóngzhōu)市了解到,作为(zuòwéi)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(fēi)物质文化遗产节重要组成部分,以“竹韵藤情·非遗焕新(xīn)”为主题的国际竹藤文化周将于(yú)5月28日至6月3日在崇州市精彩呈现。本次活动以崇州两项国家级非遗——道明竹编、怀远藤编为核心,串联起16场特色活动,预计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的艺人和游客参与,共同演绎一场(yīchǎng)古今交融的非遗盛宴。 文化(wénhuà)周期间恰逢端午节和“六一”国际儿童节,活动主会场设在道明镇竹艺村和罨画池(huàchí)历史文化街区(jiēqū)两处,串联天府古镇、成都田园、罨画园林等主题(zhǔtí)点位,形成多个动态文化长廊,打造独具崇州特色的非遗文旅品牌。 “我们将崇州(chóngzhōu)与青神的竹编艺术放在一起展示,让观众能一次领略两地竹编工艺的异同(yìtóng)。”崇州市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介绍,“崇竹神韵·匠心共传”崇州—青神竹编联展将在道(dào)明镇竹艺村竹艺工坊举行,呈现两地经典(jīngdiǎn)竹编作品。同时,在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崇州非遗生活馆内,还将举办“崇韵东艺·古院拾遗”崇州—东阳双城非遗联展,四川成都(崇州)传统(chuántǒng)工艺工作站将与浙江东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、东阳木雕工作站联手,让观众一站式领略两地传统工艺(chuántǒnggōngyì)精品。 文化周期间,崇州竹编技艺将打破传统界限,以创新形式走进现代生活。5月31日晚,道明镇竹艺村将上演“篾光织影·非遗薪传”非遗服装-饰品展示(zhǎnshì),展示以竹藤(zhúténg)元素为设计理念的当代服饰系列(xìliè);6月1日,罨画池博物馆大成殿将举办“竹韵霓裳·经纬华章”时装秀,创新融合崇州竹编非遗技艺与蜀锦传统工艺(chuántǒnggōngyì),展现千年(qiānnián)竹丝(zhúsī)编织与蜀锦织造的匠心传承。 文化周期间,游客可在(zài)多个沉浸式场景(chǎngjǐng)中感受非遗魅力。在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(jiēqū),“千年百戏·街巷生韵”非遗巡游每天上午和傍晚定时上演,巡游队伍化身打更人、国潮戏法师、唐宋诗人(shīrén)、卖货郎等古代人物,沉浸式还原古代市井街市氛围。 此外,为迎接端午佳节,文化周特别安排了“竹编千年韵·医艺(yīyì)共端午”沉浸式端午体验活动,游客可在(zài)罨画池博物馆参观竹编龙舟、艾草竹编挂饰技艺展示,还能参加(cānjiā)中医义诊,体验养生茶饮、中药(zhōngyào)点心等。 在文化周期间,多个特色非遗(fēiyí)集市(jíshì)将同时开启。罨画池历史文化街区的“崇玩非遗·国潮趣集”非遗集市汇集崇州本地非遗和(hé)国内非遗商品;孔子(kǒngzi)广场的“竹韵匠心·非遗焕彩”非遗美食集市让游客在品尝各地特色美食的同时走近非遗商家;道明镇竹艺村的“竹藤匠心·非遗焕彩”乡村传统非遗集市则提供(tígōng)一站式购买竹编工艺品、藤编家居用品等“崇州好礼”的机会(jīhuì)。
不止是“编织” 成都崇州这场非遗盛会让古老技艺“燃”起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